在太行山东麓,滹沱河北岸,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柏坡岭下,有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---西柏坡.1948年5月,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移驻这里.从此,这个小山村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,成了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,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.1949年3月,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,新中国从这里走来.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在西柏坡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.在这里,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,淮海,平津三大战役,赢得了解放战争决定性的胜利;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,为新中国的到来做了政治上,思想上的准备,在这里,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二十篇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著作,极大的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贵.时光荏苒,岁月流逝,毛主席在西柏坡描绘的人民共和国的宏伟蓝图早已成为现实.在建党80周年来临之际,站在巍巍柏岭前,站在党中央,毛主席曾生活工作的地方,抚今追昔,感慨万千.为了不忘历史,缅怀传统,我们采访了3位曾亲历当年往事的老者,听他们讲述了那难以忘怀的故事.闫海青的故事:我的命是董必武夫妇给的56岁的闫海青看上去矮小而瘦弱,他开一条游船,在柏坡湖(即岗南水库)上搞旅游.6月12日下午,在那条可以容纳20多位游客的铁皮游船上,闫海青给我们讲了他小时候被董必武夫妇搭救的故事.闫海青说,1948年中央机关进驻西柏坡时,他刚3岁半,他家让给了董必武一家住,成了董老一家的房东.当时,人们的生活还比较艰苦,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也和当地群众一起参加劳动,用现在的话叫生产自救.董老也种了一亩半地,种着玉米,西红柿,水稻,小麦等粮食作物和蔬菜.闫海青的父亲也经常帮董老一家收割劳作,闫海青很快就和比自己大两岁的董老的小儿子董良翮熟识了,平时互相串门玩耍,小伙伴们都管董良翮叫幺生.有一天,闫海青得了一场大病,昏迷不醒,家里人以为他没救了,就按当地的风俗,把他裹上一张草席放在院门前的石碾子上,身上还盖了张红纸.到了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,董必武,何莲芝夫妇从外面开会回来往家走,就看见了躺在碾盘上的闫海青,"这不是咱房东家的孩子么,怎么这么躺着呢"何莲芝边说边上前把闫海青抱起来,听见他的心脏还在跳."快,快,送医院."董必武在一边也着急地说.何莲芝抱着闫海青一路小跑,来到了一公里外的东柏坡中央卫生院,她喘着粗气对医护人员说:"这是我们房东的儿子,还有救,你们一定想办法,把这孩子给救活."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,闫海青终于脱离了危险.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,闫海青出院了,何莲芝亲自把闫海青送回家.见到自己的儿子死而复生,闫海青的母亲很吃惊,何莲芝开玩笑地说:"这是我的孩子,我捡的,送给你要不要"闫海青长大懂事后,才知道当时救自己的人竟是身为中央领导人的董必武.1963年,在17岁那年,他带着从柏坡湖里捕捞的10多斤重的大鲤鱼和自家养的鸭子,来到了北京,看望自己的救命恩人.在北京黑芝麻胡同董老的家里,何莲芝迎出老远,拉着闫海青往屋里走,董老坐在沙发上,笑眯眯地说:"快坐,快坐."在董老家,两位老人和闫海青动情地回忆起在西柏坡的日子,提起救他活命的事,何莲芝深情地说:"西柏坡就是我的第二娘家."1966年,20岁的闫海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从1968年开始,他在村支部副书记,书记的岗位上干了23年,带领着全村群众发家致富.现在,闫海青自己经营游船,老伴开了个小吃部,全家月收入4000多元,早已步入了富裕农民的行列.苏河清的故事:我拍下了七届二中全会苏河清,1920年生于广
”我想,杨老这几句话,集中体现了一种极为可贵的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:亦即他毕生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变革呐喊,为时代进步欢呼,对创造历史的人民讴歌赞美,对腐朽事物鞭挞揭露的精神;他的坚持真理、刚直不阿、百折不挠、勇往直前的精神;他的自觉自愿地长期植根于群众生活之中,与群众同甘共苦、血肉相连的精神;他的矢志不移、不懈追求的精神;他的生命不息,创作不止的精神……我同杨老相识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。
全部博文(116)
分类: ENTTS英语朗读
环亚集团AG旗舰厅,伏赣江波涛,扬庐陵紫气;聚两岸灵光,通万方财运。越是大仗、硬仗、恶仗来临,他越是生龙活虎,精神百倍。应该学习当年西柏坡那种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。 时代变迁,铁心跟党的基因永远不变 党员示范岗,岗岗都过硬;人人进连史,个个当主人……团政委毛岳庭说:“团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忠诚于党、忠实警卫,这是团队发展壮大的红色基因,任何时候都不能丢。
随后,实践队员们怀着崇高的敬意,瞻仰了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。在太行山东麓,滹沱河北岸,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柏坡岭下,有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---西柏坡.1948年5月,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移驻这里.从此,这个小山村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,成了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,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.1949年3月,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,新中国从这里走来.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在西柏坡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.在这里,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,淮海,平津三大战役,赢得了解放战争决定性的胜利;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,为新中国的到来做了政治上,思想上的准备,在这里,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二十篇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著作,极大的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贵.时光荏苒,岁月流逝,毛主席在西柏坡描绘的人民共和国的宏伟蓝图早已成为现实.在建党80周年来临之际,站在巍巍柏岭前,站在党中央,毛主席曾生活工作的地方,抚今追昔,感慨万千.为了不忘历史,缅怀传统,我们采访了3位曾亲历当年往事的老者,听他们讲述了那难以忘怀的故事.闫海青的故事:我的命是董必武夫妇给的56岁的闫海青看上去矮小而瘦弱,他开一条游船,在柏坡湖(即岗南水库)上搞旅游.6月12日下午,在那条可以容纳20多位游客的铁皮游船上,闫海青给我们讲了他小时候被董必武夫妇搭救的故事.闫海青说,1948年中央机关进驻西柏坡时,他刚3岁半,他家让给了董必武一家住,成了董老一家的房东.当时,人们的生活还比较艰苦,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也和当地群众一起参加劳动,用现在的话叫生产自救.董老也种了一亩半地,种着玉米,西红柿,水稻,小麦等粮食作物和蔬菜.闫海青的父亲也经常帮董老一家收割劳作,闫海青很快就和比自己大两岁的董老的小儿子董良翮熟识了,平时互相串门玩耍,小伙伴们都管董良翮叫幺生.有一天,闫海青得了一场大病,昏迷不醒,家里人以为他没救了,就按当地的风俗,把他裹上一张草席放在院门前的石碾子上,身上还盖了张红纸.到了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,董必武,何莲芝夫妇从外面开会回来往家走,就看见了躺在碾盘上的闫海青,"这不是咱房东家的孩子么,怎么这么躺着呢"何莲芝边说边上前把闫海青抱起来,听见他的心脏还在跳."快,快,送医院."董必武在一边也着急地说.何莲芝抱着闫海青一路小跑,来到了一公里外的东柏坡中央卫生院,她喘着粗气对医护人员说:"这是我们房东的儿子,还有救,你们一定想办法,把这孩子给救活."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,闫海青终于脱离了危险.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,闫海青出院了,何莲芝亲自把闫海青送回家.见到自己的儿子死而复生,闫海青的母亲很吃惊,何莲芝开玩笑地说:"这是我的孩子,我捡的,送给你要不要"闫海青长大懂事后,才知道当时救自己的人竟是身为中央领导人的董必武.1963年,在17岁那年,他带着从柏坡湖里捕捞的10多斤重的大鲤鱼和自家养的鸭子,来到了北京,看望自己的救命恩人.在北京黑芝麻胡同董老的家里,何莲芝迎出老远,拉着闫海青往屋里走,董老坐在沙发上,笑眯眯地说:"快坐,快坐."在董老家,两位老人和闫海青动情地回忆起在西柏坡的日子,提起救他活命的事,何莲芝深情地说:"西柏坡就是我的第二娘家."1966年,20岁的闫海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从1968年开始,他在村支部副书记,书记的岗位上干了23年,带领着全村群众发家致富.现在,闫海青自己经营游船,老伴开了个小吃部,全家月收入4000多元,早已步入了富裕农民的行列.苏河清的故事:我拍下了七届二中全会苏河清,1920年生于广以后,我一定植耕资兴,植耕流华湾,为挖掘资兴红色资源,传承资兴革命精神作出贡献。置身其境,听着远处阵阵松涛,体会着土屋、泥墙、木炭火的简朴,感受着古朴的民风,庄严肃穆,占据了我的心灵深处,净化了我们身居都市的喧闹和私心杂念。
上一篇:环亚游戏客户端官网
下一篇:AG环亚最新登录地址
李子卿2019-12-10
刘嘉:他们无偿义演,说在革命老区脚踏红色土地把歌声献给父老乡亲是他们莫大的幸福。
圣地涌动"红色浪潮" 15日,外交部40多个外交官来到西柏坡参观学习; 16日,天津市音乐学院50名学生在西柏坡举办大型演出活动; 17日,中国职工旅行社,太原市金马旅行社等单位再次组团来到西柏坡. 继"七一"红色旅游高峰过后,现在每天仍有三四千人来到西柏坡追寻中国革命历史的足迹.据统计,"七一"那几天西柏坡的日客流量曾突破3万人! 为什么今年西柏坡这样"火"西柏坡的"红色浪潮"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纪念馆做了充分准备 与西柏坡纪念馆负责人攀谈起来,他们说:"为迎接今年的七一,俺们是做了一系列准备的." ---在"七一"之前,西柏坡纪念馆与>联合举办了"西柏坡杯""新世纪,活传统"有奖征文活动;与上海"一大"会址纪念馆联合举办了"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","中国革命之路万里行"活动;分别与国家教育部,省委党史研究室,市社科联召开了西柏坡精神研讨会;分别在北京,济南,天津等地举办了"中国命运的决战"大型图片展览;从今年三月份开始,先后与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,中国煤矿文工团,军械工程学院,天津音乐学院,广电总局,被京电视台,河北电视台,中央电视台等在西柏坡举办了10多场大型文艺会演.这些宣传活动扩大了西柏坡在全国的知名度. ---今年,西柏坡纪念馆投资450万元对陈列馆,中共中央旧址等进行了全国维修改造;改建和改造了五大书记塑像,西柏坡纪念碑,领袖风范雕塑园;与团市委联合投资50万元修建了新世纪青少年文明园,形成了主体鲜明,时代感强的圣地文化,使圣地景点丰富起来,更有了看头,吸引了更多游人. ---今年,西柏坡纪念馆多方引资,兴建完善了宾馆,餐厅,纪念品商店,影视录像厅,新建了四个简易停车场.对景区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和建设.为加强一线力量,该馆从多家大专院校招聘了18条讲解员,并招用了70多名人员充实治安,保卫,环境卫生队伍,使客流得进来,出得去,走得满意. 这些都是今年西柏坡"火"的原因. "红色浪潮"的启示 今年红色旅游这样火爆,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.革命圣地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,吸引着人们前来"寻根".解决以来,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民富国强,人们越来于认识到"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"这一条真理.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越来越高,跟着党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了人们的理想信念.人们为了寻求精神的源泉,革命圣地便成了人们瞻仰的热点.再则,今年是建党80周年,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来到革命圣地,追寻党走过的历程有着重要意义. 看来,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发展的新趋势.面对红色旅游的兴起,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---历史把西柏坡这块革命圣地赐予了我市,我们应借此把红色旅游这篇文章做大.西柏坡是我党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,早我市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.这些革命遗址具有很大的看发价值,但目前看发出来的为数还很少.我们应加大开发步伐,尽快形成以西柏坡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群. ---西柏坡这一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旅游景点形成一个旅游圈,比如与正定大佛寺,与驼梁,五岳寨,与五台山等形成一个旅游环线.这就需要在道路,通讯,交通等方面加强建设. ---继续加强对革命对革命圣地的宣传,进一步扩大知名度;加强革命圣地基础设施建设,进一步扩大接待能力. 红色旅游的路线将越来于宽广.
莫蒙2019-12-10 19:38:10
朱德同志在毕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,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岳圆星2019-12-10 19:38:10
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,实质上是敢于对人民负责。,延安时期,他被评为“干部学习节”的“模范学生”。。这笔特殊党费,是朱德一生为党、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最真实的写照。。
徐泽勤2019-12-10 19:38:10
他话语不多,把“好好养病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重复多遍。,作为历史和时代的赶考人,我们更应在前人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力量,以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的决心和韧劲淡定从容面对风险和挑战。。光荣啊!子弟兵的母亲戎妈妈;光荣啊!英雄的中国母亲。。
雷康利2019-12-10 19:38:10
培训方式也与过去单纯的外出考察不同,“重走赶考路”培训活动中,专家和老师全程跟班教学,每参观完一处,专家都要进行重点阐释、宏观点评、深刻总结,以引发学员干部共鸣,让他们通过回顾历史,缅怀先辈,重温教诲,引起心灵的强烈震撼,为党员、干部的政治素质提升找到了最佳素材。,再次,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更加艰巨、更加复杂的事业。。时值仲夏,笔者再一次来到西柏坡去感受伟人们用辉煌书写的历史岁月,去寻求半个世纪带给我们的启示。。
晋灵公2019-12-10 19:38:10
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一弯白色围墙围定,几座农家小院静立其中。,在人民解放军的方阵中,许多将军都是当年平山团的老战士。。4月10日,由五台山出发,经射虎川,越过长城岭,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西下关村,4月11日,党中央、毛主席一行到达晋察冀军区驻地城南庄,4月23日,周恩来、任粥时等同志率中央部分工作人员进驻西柏坡,5月26日,毛主席来到西柏坡村,党中央同中央工委合并,毛泽东、朱德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任弼时五位书记,经一年多的转战,在这里会合,西怕坡成了当时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。。